1、行排式二維碼
行排式二維碼又稱為堆積式二維碼或?qū)优攀蕉S碼,其編碼原理是建立在一維碼基礎(chǔ)之上,按需要堆積成兩行或多行。它在編碼設(shè)計、校驗原理、識讀方式等方面繼承了一維碼的一些特點,識讀設(shè)備和條碼印刷與一維碼技術(shù)兼容。但由于行數(shù)的增加,需要對行進(jìn)行判定,其譯碼算法和軟件也不完全相同于一維碼。有代表性的行排式二維碼有:CODE49、CODE16K、PDF417等。其中的CODE49是1987年由David Alair博士研制,Intermec公司推出的第一個二維碼。
CODE49是一種多層、連續(xù)型、可變長度的條碼符號,它可以表示全部的128個ASCII字符。每個CODE49條碼符號由2~8層組成,每層有18個條和17個空。層與層之間由一個層分隔條分開。每層包含一個層標(biāo)識符,最后一層包含表示符號層數(shù)的信息。
CODE16K條碼是一種多層、連續(xù)型、可變長度的條碼符號,可以表示全ASCI字符集的128個字符及擴展 ASCII字符。它采用UPC及Code128字符。一個16層的CODE16K符號,可以表示77個ASCII字符或154個數(shù)字字符。CODE16K通過唯一的起始符終止符標(biāo)識層號,通過字符自校驗及兩個模107的校驗字符進(jìn)行錯誤校驗。
2、矩陣式二維碼
矩陣式二維碼(又稱為棋盤式二維碼)是在一個矩形空間通過黑、白像素在矩陣中的不同分布進(jìn)行編碼的。在矩陣相應(yīng)元素位置上,用點(方點、圓點或其他形狀)的出現(xiàn)表示二進(jìn)制“1”,點的不出現(xiàn)表示二進(jìn)制的“0”,點的排列組合確定了矩陣式二維碼所代表的意義。矩陣式二維碼是建立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(shù)、組合編碼原理等基礎(chǔ)上的一種新型圖形符號自動識讀處理碼制。具有代表性的矩陣式二維碼有:Code One、Maxi Code、QR Code、 Data Matrix等。在目前幾十種二維要碼中,常用的碼制有:PDF417 二維碼、Datamatrix 二維碼、Maxicode 二維碼、QR Code、CODE49、CODE16K、Code One等,除了這些常見的二維碼之外,還有Vericode條碼、CP條碼、Codablock F條碼、田字碼、Ultracode條碼,Aztec條碼。